太原理工大学好吗?
太原理工大学是教育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、山西省重点建设的大学。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办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,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,山西大学工学院独立建校,定名为太原工学院,为当时全国8所地方工学院之一;1953年,北京交通大学、北方交通大学、华中工学院、太原工学院等高校的采矿系科调整到学校,合并成立太原矿业学院;1960年,学校以“完、全、严、爱”为办学特色,跻身全国重点院校行列;1978年,确定了本硕博完整的办学体系;1984 年,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;1997年,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联合组建成立了太原理工大学。
学校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──山西省太原市,学校新校区坐落于汾河之滨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,前身是1958年由太原工学院采矿系和地质系所合并组建的太原矿业学院;学校占地面积3200余亩,校舍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。校园内建、构筑物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,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,银杏湖、雁塔湖、水杉湖、樱花湖、梅园、兰苑等园林景点既各有特点又相映成辉,优美的校园环境成为学子治学砺能的学园、生活的家园。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645人,其中本科生27926人,博士、硕士研究生7839人。学校设有23个学院和1个一级学科教学部,设有研究生院,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交流学院。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教职工3122人,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,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(双聘);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,“万人计划”入选者2人,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4人, 国家“杰出青年科学基金”获得者2人,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;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者18人,“三晋学者”特聘教授8人,山西省“百人计划”首批引进人才28人;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、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,国家级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创新团队2个。目前,学校成为全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。
学校现有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(3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)、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(1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、6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和3个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)和19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,设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。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、6个国防特色学科、15个省级重点学科、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。现有87个本科专业,其中,1个国家“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重点建设学科、3个国家重点学科、10个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学科、15个省级重点学科,2个国防特色学科、3个国防重点建设学科。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、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、1个国家科技合作基地,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,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、1个科技部国家数字平台,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,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、4个山西省“1331工程”协同创新中心、9个山西省“1331工程”重点实验室、5个山西省工程实验室、2个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、3个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;18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、10个山西省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、1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、2个山西省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等60余个国家级、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。建成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、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、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,设有3所大型综合教学医院。
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,实施“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”,重视高层次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,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学术上具有较大发展潜力,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青年拔尖人才;大力实施引智引才工程,聘请国内外院士75位为学校双聘院士、特聘教授,20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校兼职教授,使高层次人才的汇聚程度、整体规模与综合实力处于山西省高校前列。
学校在2001年、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