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是代表什么生肖?
在十二生肖里,每一个生肖都有着一种相对应的宝石,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吉祥寓意。比如说鼠代表的是水晶;牛代表的是钻;虎代表的是绿宝石;兔代表的是红宝石等等。那么你知道玉代表的是什么吗? 玉代表的是羊。在古代,人们用“瑞雪兆丰年”来形容羊这一属相,这是因为羊的甲骨文的形状就像是一头披着华丽衣裳的牧羊人,而“羊”字上面部分像一团飘动的羊毛或者是一顶帽子,下面则是像两只弯曲着的腿。整个字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骑着羊上山,也就是“羊”字。
除了“羊”字之外,带有“羊”字的古代诗词也很多,比如说李白的《静夜思》中的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还有杜甫的《绝句二首·其三》: 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”从诗中也可以看出来,古人把羊和美好的事物联系了起来。 而且,在神话故事里,玉也是圣灵的存在形式之一。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就记载了这样一则神话故事:“沃之野,凤鸟之卵是食。”“凤皇卵,民食之。”凤皇所生的蛋被称为凤皇卵,而被作为食物来说就是吃凤凰蛋。这种神奇的蛋看起来就像是玉石一样的颜色与光泽。
玉兔灯的原型来源于“玉兔捣药”的神话传说故事,玉兔也象征着十二生肖中的兔子,而十二生肖文化是古代天命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生肖属兔者往往具有柔、仁、义、孝、悌等性格。古人认为,金木水火土五行可以配属不同的生命形式,而玉则因其温润柔美、晶莹剔透的品质,被古代先民视为至美之物,“柔而有刚,外润而内直,内方而外圆”。由此玉文化也被引申为古代君子品质,儒家文化中玉有“五德”,包括仁、义、智、洁、勇。玉兔取其谐音“御兔”,又有“金乌西坠、玉兔东升”,是昼夜阴阳相替的象征。所以,这只“玉兔灯”实际上凝聚了古代“天命观”中多层文化涵义。
“金乌西坠玉兔东”这一对偶句在《西游记》中多次出现,如第二十四回《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》中,在五庄观的天晚时候,唐僧向镇元大仙行礼后,大仙“步下殿来”,送辞时,即说“长老明早来到荒庄,可就便用斋,待自家打发‘玉免东升’,再得奉陪”。又如第三十六回《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》中,唐僧师徒夜宿刘伯钦家,伯钦“正中间排下桌子,摆上酒肴果品,满斟三杯”向行者、八戒、沙僧劝酒时,行者回言道“‘有兴尽情牵课,无兴凭空捉摸。’正是‘月当天地中,偏照俺来村左。’我们既是出家人,有酒且吃了。不来管他什么子午卯酉,玉兔青鸾,方当美会,切勿多论”。从这两位古人酒宴中的祝词中,可以了解到在古代“玉兔东升”是一种吉祥圆满、月夜欢聚的美好情境的象征描写。金乌、玉兔自古以来就是日月的代称,如南朝梁江淹《灵丘竹赋》中有“九重日落,高台月起。玉兔长移,金乌乍止”,唐代崔融《侍宴》诗有“日月移阶斗转辰,瑶池玉树转相亲。承欢却睹神仙会,舞凤盘龙宝席陈”。由此可见,在这“日落月起”之间,“仙人、玉兔、金乌”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吉祥如意、丰衣足食的生活意境。
“玉兔”与十二生肖兔有着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,早在商朝末年,就有为月亮中的白兔修建的“月兔祠”,春秋战国以来,玉兔的吉祥文化含义则通过诗歌、乐舞等多种艺术形式流传开来,西汉乐府民歌《长歌行》中有“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常恐秋节至,昆黄华叶衰。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。魏晋文学家曹植《九日送别》则云“心怀远志寄龙渊,身乃逐鹿尘世间。他日鹏展万里志,扶摇直上九重天”,成为后世广为传诵的励志古诗。唐代诗人孟郊写有《古意》一诗,借月兔吐露心声,表达“人事有盈缺,得失每难齐。更能负此恨,泣涕吞刀圭”。唐代刘言史也有“白兔青牛天半沈,雷惊碧树射猿心。三清小谢乘丹气,五色双凫出花林”,还有薛涛“月影池塘映疏竹,露凝叶者飘寒玉”……由此,月宫玉兔象征着团圆与圆满,而生肖兔子则与十二干支相配属,在古代以“六十甲子”纪年的历法中,每十二年就有一个兔年,人们在玉兔的吉祥文化理念影响下,通过“年画”“剪纸”等多种艺术形式对“十二生肖”文化进行传承。
在中国古人的传统观念里,玉是通达“天地人”之德的象征物和沟通媒介,而玉兔的起源正是源于古人对于月亮中阴影部分的想象,玉兔象征着月亮,与十二生肖中的兔子相配,古人认为玉有“五德”,人们通过制作各种玉器来实现对于“玉德”的追求,玉文化所包含的“德性”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玉文化与礼制文化、天命崇拜、吉祥祈福思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,玉的文化精神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晶,是中华文明之源,体现了“和合”“共生”的精神力量。